◆业绩预测◆

截止2025-10-16,6个月以内共有 2 家机构发了 2 篇研报。

预测2025年每股收益 0.23 元,较去年同比增长 54.31% ,预测2025年净利润 1.08 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 47.30%

年度 预测机构数 每股收益(元)

最小值均值最大值行业平均

净利润(亿元)

最小值均值最大值行业平均

2025年 2 0.230.230.241.06 1.061.081.106.67
2026年 2 0.310.320.321.46 1.431.471.519.37
2027年 2 0.400.410.412.01 1.871.901.9313.29

截止2025-10-16,6个月以内共有 2 家机构发了 2 篇研报。

预测2025年每股收益 0.23 元,较去年同比增长 54.31% ,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 30.33 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 17.13%

年度 预测机构数 每股收益(元)

最小值均值最大值行业平均

营业收入(亿元)

最小值均值最大值行业平均

2025年 2 0.230.230.241.06 30.0730.3230.58104.22
2026年 2 0.310.320.321.46 34.6834.9035.12132.69
2027年 2 0.400.410.412.01 38.0939.4240.76174.51
近1个月 近3个月 近6个月 近1年 近2年
增持 2 3 5

预测数据根据各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摘录所得,历史7年财务数据均为上市公司财报披露数据,与本终端立场无关。

◆预测指标◆

指标名称 2022(实际) 2023(实际) 2024(实际) 2025(预测) 2026(预测) 2027(预测)
每股收益(元) 0.29 -1.08 -0.44 0.19 0.30 0.41
每股净资产(元) 4.44 3.37 3.94 3.67 3.93 4.80
净利润(万元) 11686.75 -43071.29 -20494.72 8966.67 14000.00 19000.00
净利润增长率(%) 87.60 -468.55 52.42 9.09 69.97 29.40
营业收入(万元) 330232.92 269946.19 258900.78 315466.67 383533.33 394250.00
营收增长率(%) 27.99 -18.26 -4.09 26.98 21.12 12.95
销售毛利率(%) 15.28 2.21 9.27 16.53 17.30 18.15
摊薄净资产收益率(%) 6.60 -31.97 -11.18 5.13 7.84 8.52
市盈率PE 61.52 -13.79 -37.48 94.55 54.89 40.84
市净值PB 4.06 4.41 4.19 4.64 4.33 3.48

◆预测明细◆

报告日期 机构名称 评级 每股收益

2025预测2026预测2027预测

净利润(万元)

2025预测2026预测2027预测

2025-06-12 东北证券 增持 0.230.310.41 10600.0014300.0019300.00
2025-04-24 国金证券 增持 0.240.320.40 11000.0015100.0018700.00
2025-01-24 国金证券 增持 0.110.27- 5300.0012600.00-
2024-04-28 国金证券 增持 0.020.130.31 800.005200.0012500.00
2023-10-31 华泰证券 增持 -0.300.490.64 -11878.0019517.0025350.00
2023-09-03 华安证券 买入 -0.320.400.59 -12600.0015900.0023400.00
2023-08-31 华泰证券 增持 -0.300.490.64 -11878.0019517.0025350.00
2023-06-01 国金证券 增持 0.100.590.91 4200.0023400.0036200.00
2023-03-20 中信证券 买入 0.620.911.30 24536.0036256.0051668.00
2023-03-15 浙商证券 买入 0.580.941.24 22989.0037369.0049499.00
2023-03-12 东北证券 增持 0.601.021.24 24000.0040800.0049300.00
2023-03-08 华泰证券 增持 0.640.931.18 25334.0037169.0046841.00
2023-03-08 华安证券 买入 0.611.091.48 24300.0043400.0058900.00
2022-10-31 华泰证券 增持 0.380.710.85 15032.0027751.0033530.00
2022-08-31 东北证券 增持 0.551.141.94 21700.0044800.0076100.00
2022-08-27 东亚前海 买入 0.481.131.58 18757.0044483.0062344.00
2022-08-27 申港证券 买入 0.541.081.59 21300.0042400.0062500.00
2022-08-27 华泰证券 增持 0.530.880.97 20683.0034483.0038076.00
2022-08-27 华安证券 买入 0.561.021.80 21900.0040300.0070700.00
2022-08-25 浙商证券 买入 0.611.171.81 24190.0045902.0071225.00
2022-08-16 华安证券 买入 0.561.021.80 21900.0040300.0070700.00
2022-08-07 浙商证券 买入 0.611.171.81 24190.0045902.0071225.00
2022-07-04 申港证券 买入 0.591.261.57 23200.0049500.0061900.00
2022-04-28 中信证券 买入 0.651.021.24 25700.0040200.0049000.00
2022-04-21 东亚前海 买入 0.471.111.56 18405.0043523.0061198.00
2022-03-06 东亚前海 买入 0.471.11- 18398.0043487.00-
2022-03-03 中信证券 买入 0.530.84- 20700.0033000.00-
2020-05-11 东方证券 增持 0.210.270.40 7800.0010200.0015000.00

◆研报摘要◆

●2025-06-12 光华科技:硫化锂固态电池材料已进入送样检测阶段 (东北证券 杨占魁)
●考虑到公司PCB和化学试剂业务稳定发力,锂电池业务有望扭亏,同时积极布局硫化锂固态电池,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_1.06/1.43/1.93亿元,对应PE为77.81X/57.56X/42.81X,首次覆盖,予以“增持”评级。
●2023-10-31 光华科技:季报点评:受金属价格下降拖累,业绩承压 (华泰证券 申建国,边文姣)
●我们维持预计公司2023-2025年EPS分别为-0.30、0.49、0.64元。可比公司24年Wind一致预期PE均值为23倍,考虑到磷酸铁锂电池未来几年有望迎来替换周期,公司聚焦磷酸铁锂电池回收且回收能力持续提升,随着产能建成投产、上游碳酸锂价格驱稳,业绩有望修复、迎来快速增长,给予公司24年31倍PE,目标价15.17元(前值15.86元),维持“增持”评级。
●2023-09-03 光华科技:业绩底部已现,锂电材料业务有望持续改善 (华安证券 陈晓)
●考虑到公司锂电材料业务中碳酸锂价格波动较大,我们下修公司2023/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26/1.59/2.34亿元(原值2.43/4.34/5.89),对应PE为-/38x/26x,维持“买入”评级。
●2023-08-31 光华科技:中报点评:业绩亏损,静待回收项目产能释放 (华泰证券 申建国,边文姣)
●我们调整公司23-25年EPS分别为-0.30/0.49/0.64元(前值为0.64/0.93/1.18)。可比公司24年平均PE27倍,由于磷酸铁锂电池未来几年有望迎来替换周期,公司聚焦磷酸铁锂电池回收且回收能力持续提升,随着产能建成投产,有望及时满足新客户需求、迎来快速增长,给予公司24年32倍PE,对应目标价15.86元(前值为23.68元),维持“增持”评级。
●2023-03-15 光华科技:2022年报点评报告:正极材料及电池回收规模渐成火候,电子化学品取得新突破 (浙商证券 张雷,黄华栋)
●根据上海有色网数据,碳酸锂价格从2022年12月底超过50万元/吨下降至2023年3月14日约35万元/吨,磷酸铁等其他材料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因此我们下调23-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至2.29、3.74亿元,新增2025预测为4.95亿元,对应EPS为0.58、0.94、1.24元/股,对应PE分别为36、22、17倍,维持“买入”评级。

◆同行业研报摘要◆大智慧行业:电子设备

●2025-10-15 鹏鼎控股:利润加速修复,AI浪潮推动成长机遇 (西部证券 卢宇程,徐乙苒)
●基于公司在PCB行业的龙头地位及其在AI服务器和汽车业务上的持续扩展,分析师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将分别达到400.53亿元、462.26亿元和533.2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73亿元、54.58亿元和64.02亿元。西部证券维持对鹏鼎控股的“买入”评级,认为其具备充足的成长动力。
●2025-10-15 东田微:光器件“新军”的AI征程 (国盛证券 宋嘉吉,黄瀚,石瑜捷,郑震湘)
●综合考虑公司在光通信领域的技术优势、市场地位以及未来成长空间,国盛证券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但需注意潜在风险,包括AI发展不及预期、光模块速率提升放缓以及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对公司业务造成的影响。
●2025-10-14 可川科技:3C+汽车功能件双轮驱动,复合铝箔+光模块新增长曲线 (天风证券 朱晔)
●公司主业功能件有望迎来拐点、复合铝箔与光模块业务有望放量,成为公司第二与第三增长曲线,我们预计公司25/26/27年收入有望达到10.9/18.0/21.8亿元,归母净利润有望达到0.78/2.82/4.05亿元。给予公司功能件、复合铝箔、光模块2026年市盈率分别为20/35/35倍,根据分部估值法,目标市值约79亿元,整体对应26年估值28倍,目标价格约42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025-10-14 海康威视:中国AI应用龙头,创新业务快速增长 (东方证券 韩潇锐,蒯剑,薛宏伟)
●我们预测公司25-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49/1.74/2.03(此前预测为1.46/1.72/2.00元,主要调整了毛利率与股本数),根据可比公司26年27倍PE估值水平,对应目标价为46.98元,维持买入评级。
●2025-10-14 诺瓦星云:技术突破实现行业领先,高端驱动IC开辟新增长 (财通证券 杨烨,李宇轩)
●公司深耕MLED视频图像显控领域,借助显控系统与屏厂的高粘性卡位,以及出海的性价比优势,加速放量高毛利率产品;前瞻布局MLED检测设备与芯片,挖掘全产业链核心价值。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年实现收入37.20、44.90、55.5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6.69、8.61、11.72亿元,对应PE为23x、18x、13x,维持“增持”评级。
●2025-10-14 飞荣达:盈利能力稳步提升,预计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速超110% (国海证券 刘熹)
●公司是散热和电磁屏蔽方案领先企业,将受益于AI服务器和AI终端等领域对散热和电磁屏蔽的需求提升。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8.20/87.92/112.1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2/8.13/11.91亿元,对应PE为46.42/26.38/18.00X,维持“买入”评级。
●2025-10-13 紫光国微:业绩与新品拐点向上,股权激励助推长期价值 (德邦证券 李宏涛)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总收入为67.01/82.99/104.63亿元,归母净利润16.11/21.44/22.41亿元。对应9月29日PE倍数为46.08/34.63/33.14倍。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在特种信息化加速进程中充分受益,同时消费端也有望贡献较高的营收增长,预计未来公司将具有高成长性。公司此次股权激励草案给出的净利润增长指引证明管理层对于公司的长期增长抱有信心。维持“买入”评级。
●2025-10-13 水晶光电:规模与利润齐增,AR催化有望持续打开向上空间 (西部证券 卢宇程,徐乙苒)
●我们预计水晶光电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74.03、87.19、101.0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33、14.74、17.27亿元。公司作为精密光学薄膜龙头在2025年迎来转型升级,同时积极布局元宇宙/汽车光电领域未来可期,我们持续看好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2025-10-13 影石创新:全景运动相机市场全球领先,高性价比+产品创新持续拉动收入增长 (山西证券 陈玉卢,谷茜)
●公司在全球全景运动相机领域竞争力强,预计收入增长快于行业。短视频拍摄及分享日益普及,全景运动相机消费端需求驱动明显。从整体市场来看,目前中国消费级全景运动相机品牌多处于刚刚完成市场教育阶段,同较为成熟的欧美市场相比,未来增长潜力十足。考虑到公司产品线的持续创新与迭代能力,以及生产和销售渠道布局情况,预期影石Insta360的市场优势将会持续。未来三年,公司将继续聚焦全景相机、运动相机、专业VR相机的开发,实现各产品线的迭代升级,不断探索并拓展产品应用场景。此外,公司已布局无人机业务。预计公司25-27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2.14/113.72/157.42亿元,归母净利润11.90/16.78/23.7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97/4.18/5.91元,以10月10日收盘价278.35元计算,25-27年PE分别为93.81X/66.53X/47.06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A”评级。
●2025-10-13 中芯国际:国产AI芯片时代的“晶圆工匠”,先进制程稀缺资产 (西部证券 葛立凯,卢宇程)
●我们预计中芯国际25-27年营收分别为699.24/798.12/925.1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是59.67/66.92/81.85亿元。中芯国际稳坐大陆晶圆代工龙头地位,持续高额投入资本开支,先进制程工艺加速突破。我们给予中芯国际2025年7.6倍PB估值,对应2025年目标市值11715.97亿元,目标价146.45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