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预测◆
预测数据根据各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摘录所得,历史7年财务数据均为上市公司财报披露数据,与本终端立场无关。
◆预测指标◆
指标名称 |
2022(实际) |
2023(实际) |
2024(实际) |
◆研报摘要◆
- ●2015-05-10 *ST宇顺:向智能装备制造转型
(财富证券 何晨)
- ●我们预计公司2015、2016年EPS分别为0.53、0.68元,当前股价对应2015年PE为55倍,在电子信息产业中处于较低位置;同时公司PB仅3.38倍,仍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我们认为公司在2015年仍然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但总体上将进入业绩恢复期。公司是当前具备安全边际和一定投资弹性的品种。暂时维持公司“谨慎推荐”评级和目标价31.8元,长期看好公司转型发展。
- ●2015-04-29 *ST宇顺:经营好转迹象初现,看好公司转型发展
(财富证券 何晨)
- ●我们认为随着2014年各项不利因素的消化,2015年二季度开始公司经营将迎来转折点。我们预计公司2015、2016年EPS分别为0.53、0.68元,2015年对应pe为52倍,在电子信息产业中处于较低位置;同时公司PB仅3.39倍,远低于行业水平。我们认为公司业绩的不确定因素在逐步消除,同时公司的发展契机也在逐步展现。维持公司“谨慎推荐”评级和目标价31.8元,长期看好公司在2015年的快速发展。
- ●2015-04-27 *ST宇顺:业绩利空出尽,期待公司转型发展
(财富证券 何晨)
- ●我们预计公司2015、2016年EPS分别为0.53、0.68元,2015年对应pe为52倍,在电子信息产业中处于较低位置;同时公司PB仅3.39倍,远低于行业水平。我们认为公司业绩的确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但公司在产业并购基金、新型电子制造业等方面的发展契机也在逐步展现。给予公司“谨慎推荐”评级,暂时按照2015年60倍PE给予公司公司目标价31.8元,长期看好公司在2015年的快速发展。
- ●2013-08-13 ST宇顺:2013半年报点评:触屏业务上半年实现扭亏,扭转幅度低于此前预期,维持“增持”评级
(申银万国 孟烨勇)
- ●考虑到公司业绩放量延后的影响,下调2013-2014盈利预测,预计2013-2015年实现每股收益0.27元、0.61元、0.85元(原预测2013-2014EPS分别为0.52元、0.76元),目前股价对应2013-2015年71/31/22倍PE。公司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有利于协调整合、提效降费,在产品线布局完成,良率及产能提升后有望实现业绩的快速增长。
◆同行业研报摘要◆大智慧行业:电子设备
- ●2025-09-03 豪威集团:上半年业绩稳健,维持“买入”评级
(招银国际 杨天薇,张元圣,Jiahao Jiang)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173元人民币,基于33.6倍2026年市盈率(与两年历史平均一致)。原目标价为176元,基于41倍2025年市盈率。因手机CIS增长放缓、毛利率承压(分销占比提升,导致产品结构发生变化),我们将公司2025/26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下调19%、15%。我们对公司明年的发展仍持乐观展望,考虑到明年手机CIS新品的逐步上量以及利润率的改善(2026年50%的净利润增速)。
- ●2025-09-03 华润微:25Q2稼动率保持高位,产品矩阵持续丰富
(华源证券 葛星甫,孟爽)
-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59、12.05、16.5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80%、25.63%、36.91%,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72、58、42倍。华润微具备全产业链一体化运营能力,各产品线共同发力成长,维持“增持”评级。
- ●2025-09-03 TCL科技:聚焦三大核心业务,半导体显示板块业绩大幅提升
(国投证券 马良,朱思)
- ●我们预计公司2025年~2027年收入分别为1921.82亿元、2148.59亿元、2395.6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37亿元、92.15亿元、108.87亿元,给予2025年17倍PE,对应目标价5.5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 ●2025-09-03 立讯精密:2025半年报点评:消费电子稳健增长,通信与汽车打开空间
(东莞证券 罗炜斌,陈伟光)
- ●公司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245.03亿元,同比增长20.18%,归母净利润为66.44亿元,同比增长23.1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55.99亿元,同比增长12.90%。预计公司2025-2026年EPS分别为2.29和2.80元,对应PE分别为19和16倍。
- ●2025-09-03 浪潮信息:2025年半年报点评:业绩持续增长,下游需求确定性高
(西部证券 郑宏达,李想)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1.92亿元(YoY+91%),实现归母净利润7.99亿元(YoY+34%)。其中,公司2025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33.34亿元(YoY+36%),归母净利润3.36亿元(YoY+16%)。我们预计公司2025年-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6.38亿元、31.85亿元、46.1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 ●2025-09-03 振芯科技:25H1业绩高增,北斗导航业务驱动增长
(东北证券 王凤华)
- ●我们预计公司25-27年营收为11.20/15.53/21.2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32/2.10/3.09亿元,对应EPS为0.23/0.37/0.54元,对应PE为110.21/68.97/47.03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 ●2025-09-03 中芯国际:中国晶圆代工领军者,国产芯片核心支柱
(东吴证券 陈海进)
- ●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71.96/780.62/896.0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8/61.58/72.0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B为6.0/5.7/5.5。可比公司2025-2027年平均P/B估值达2.9/2.7/2.6。考虑到公司作为国内第一大晶圆代工厂,且率先实现28nm以下制程节点量产,并加大扩产14nm以下先进制程产能,公司在7nm及以下先进制程处于领先地位,具备稀缺性。随着AI对算力需求不断增大,高端芯片需求持续提升,公司在先进制程方面产能规模及工艺研发等具有优势,未来行业头部效应将愈加明显。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 ●2025-09-02 瑞芯微:AIoT市场需求强劲,协处理器强化端侧AI布局
(国投证券 马良)
- ●我们认为,作为国产SoC领先企业,公司以旗舰SoC与AI协处理器为双轮驱动,随着AIoT行业进入补库和增长周期,预计公司2025年-2027年收入分别为43.64亿元、56.59亿元、70.4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7亿元、15.54亿元、19.74亿元,考虑到2026年全球AIoT市场正进入爆发期,及公司作为AI端侧龙头的卡位优势,给予26年80倍PE,对应目标价295.2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 ●2025-09-02 中芯国际:需求增长叠加端侧AI驱动,25Q2业绩超预期&产能持续扩张
(国投证券 马良)
-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673.3亿元、777.7亿元、892.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4亿元、60.9亿元、72.3亿元。采用PB估值法,考虑晶圆代工国产替代加速,公司产能扩张,给予公司2025年7.2倍PB,对应目标价140.07元/股,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 ●2025-09-02 紫光股份:业绩表现亮眼,算网结合深度受益国产集群发展
(开源证券 蒋颖)
- ●2025Q2,公司实现营收266.35亿元,同比+27.17%,实现归母净利润6.92亿元,同比+18.0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09亿元,同比+28.72%。随着AIGC持续发展,AI服务器、高速交换机以及超节点需求有望加速释放,公司ICT业务有望持续受益,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5.67/29.58/35.8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32.4/28.1/23.2倍,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