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预测◆

截止2025-10-11,6个月以内共有 3 家机构发了 3 篇研报。

预测2025年每股收益 0.49 元,较去年同比增长 26.50% ,预测2025年净利润 6791.67 万元,较去年同比增长 26.36%

年度 预测机构数 每股收益(元)

最小值均值最大值行业平均

净利润(亿元)

最小值均值最大值行业平均

2025年 3 0.390.490.621.25 0.540.680.855.29
2026年 3 0.570.760.991.61 0.791.051.377.15
2027年 3 0.681.011.412.05 0.951.401.959.71

截止2025-10-11,6个月以内共有 3 家机构发了 3 篇研报。

预测2025年每股收益 0.49 元,较去年同比增长 26.50% ,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 5.25 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 23.46%

年度 预测机构数 每股收益(元)

最小值均值最大值行业平均

营业收入(亿元)

最小值均值最大值行业平均

2025年 3 0.390.490.621.25 4.725.255.6347.16
2026年 3 0.570.760.991.61 6.456.787.4257.88
2027年 3 0.681.011.412.05 7.558.309.7174.42
近1个月 近3个月 近6个月 近1年 近2年
买入 1 1 2 3 11
增持 1 1 8

预测数据根据各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摘录所得,历史7年财务数据均为上市公司财报披露数据,与本终端立场无关。

◆预测指标◆

指标名称 2022(实际) 2023(实际) 2024(实际) 2025(预测) 2026(预测) 2027(预测)
每股收益(元) 0.33 0.51 0.39 0.53 0.82 1.01
每股净资产(元) 5.02 11.44 11.39 11.57 11.90 12.62
净利润(万元) 3453.60 7101.75 5374.71 7309.75 11336.25 14047.67
净利润增长率(%) -26.49 105.63 -24.32 36.39 55.71 31.93
营业收入(万元) 22199.29 40557.08 42496.63 53550.00 69825.00 83033.33
营收增长率(%) 13.89 82.70 4.78 26.01 30.53 22.11
销售毛利率(%) 35.22 32.46 26.07 29.32 30.02 29.77
摊薄净资产收益率(%) 6.63 4.49 3.41 4.58 6.92 8.11
市盈率PE -- 99.81 72.00 64.29 41.42 34.69
市净值PB -- 4.48 2.46 2.78 2.68 2.57

◆预测明细◆

报告日期 机构名称 评级 每股收益

2025预测2026预测2027预测

净利润(万元)

2025预测2026预测2027预测

2025-10-09 中邮证券 买入 0.390.710.95 5375.009866.0013143.00
2025-05-12 山西证券 增持 0.470.570.68 6500.007900.009500.00
2025-04-30 东北证券 买入 0.620.991.41 8500.0013700.0019500.00
2025-04-01 中邮证券 买入 0.641.00- 8864.0013879.00-
2024-08-21 长城证券 增持 0.721.091.35 10000.0015000.0018700.00
2024-08-19 山西证券 买入 0.751.011.32 10300.0014000.0018200.00
2024-06-13 西部证券 增持 0.831.161.39 11400.0016000.0019200.00
2024-05-18 国信证券 增持 0.820.931.03 11400.0012900.0014200.00
2024-05-07 山西证券 买入 0.720.991.29 10000.0013600.0017800.00
2024-05-06 广发证券 买入 1.121.732.36 15500.0023900.0032600.00
2024-02-29 长城证券 增持 1.061.62- 14600.0022400.00-
2024-01-25 广发证券 买入 1.111.73- 15400.0023900.00-
2024-01-24 东北证券 买入 1.091.82- 15100.0025100.00-
2023-12-27 西部证券 增持 -0.881.32 -12100.0018300.00
2023-12-04 东方财富证券 增持 0.501.081.64 6921.0014975.0022670.00
2023-11-07 国信证券 增持 0.520.871.13 7200.0012100.0015700.00
2023-11-03 广发证券 买入 0.541.071.67 7500.0014900.0023100.00
2023-10-31 山西证券 买入 0.520.841.11 7200.0011600.0015400.00
2023-10-30 东吴证券 买入 0.520.981.54 7200.0013500.0021400.00
2023-09-18 国信证券 增持 0.480.781.16 6600.0010700.0016100.00
2023-09-11 东北证券 买入 0.510.931.46 7100.0012900.0020300.00
2023-08-18 长城证券 增持 0.440.811.37 6100.0011200.0018900.00
2023-08-18 东吴证券 买入 0.500.941.49 6900.0013000.0020600.00
2023-07-17 中邮证券 买入 0.521.021.48 7216.0014123.0020450.00
2023-04-23 广发证券 - 0.541.051.50 7400.0014500.0020700.00

◆研报摘要◆

●2025-10-09 晶升股份:碳化硅材料制备关键环节全覆盖 (中邮证券 吴文吉,翟一梦)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4.7/6.5/7.7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54/1.0/1.3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2025-05-12 晶升股份:产品结构变化致业绩增长承压,拓展光伏、外延设备等新应用领域 (山西证券 叶中正,谷茜)
●公司是国内碳化硅单晶炉主要厂商之一,客户覆盖碳化硅衬底的国内龙头及主流企业。公司不断丰富产品种类、迭升级代技术,拓展技术应用领域,进一步延伸半导体产业链产品布局。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为5.39/6.46/7.55亿元,净利润为0.65/0.79/0.95亿元,EPS分别为0.47/0.57/0.68元,以5月9日收盘价29.31元计算,25-27年PE分别为62.7X/51.5X/42.9X,考虑到宏观环境和行业竞争等因素影响,公司业绩承压,调整至“增持-A”评级。
●2025-04-30 晶升股份:8英寸设备持续推进,碳化硅扩产元年开启 (东北证券 李玖)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63/7.42/9.7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5/1.37/1.95亿元,对应PE分别为47.63x/29.66x/20.82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025-04-01 晶升股份:积极把握碳化硅扩产,碳化硅长晶设备持续推进 (中邮证券 吴文吉)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分别实现收入4.25/5.68/7.6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3/0.89/1.3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80倍、48倍、31倍,维持“买入”评级。
●2024-08-21 晶升股份:24H1业绩同比实现高速增长,看好半导体回暖推动单晶硅炉放量 (长城证券 邹兰兰)
●维持“增持”评级:公司主要从事晶体生长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4年H1,公司向多家客户供应了8英寸碳化硅长晶设备,公司自动化拉晶控制系统以及光伏级单晶硅炉亦实现量产并通过了现场批量验证。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轨道交通、5G通讯等应用领域发展驱动,全球碳化硅器件产业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公司碳化硅长晶设备业务发展有望实现快速发展,公司业绩有望再上台阶。考虑到公司单晶硅炉产品下游所处的光伏市场复苏不及预期,我们下调了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亿元、1.50亿元、1.87亿元,EPS分别为0.74、1.09、1.35元/股,PE分别为36X、24X、20X。

◆同行业研报摘要◆大智慧行业:专用设备

●2025-10-09 先导智能:发行限制性股票激励,看好设备龙头强者恒强 (东吴证券 周尔双,李文意)
●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5/20/2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64/48/39倍,维持“买入”评级。公司2024年已充分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2025年轻装上阵,上半年信用减值损失已冲回贡献+2亿元利润;订单角度,2022年公司新签订单260亿元,其中海外订单占比15%,2023年为220亿元,海外占比升至30%,2024年约180亿元,但海外占比进一步升至45%-50%,2025年订单目标为220-230亿元,其中上半年订单120+亿元,同比翻倍,有望超全年订单目预期目标。
●2025-10-09 三友医疗:创新筑底,国际化不断打开成长空间 (平安证券 叶寅,倪亦道,裴晓鹏)
●公司是骨科行业领军企业,创新优势显著,新产品和国际化有望不断打开成长空间。因此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87/1.60/2.57亿元。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2025-10-08 南微医学:中报业绩超预期,海外业务表现亮眼 (中信建投 贺菊颖,王在存,刘慧彬)
●我们认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驱动力清晰,有望在海外业务的强劲拉动下实现持续稳健增长。我们预测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2.84、38.16和43.2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20%、16.19%和13.2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0、7.57和8.7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54%、16.40%和15.23%。
●2025-10-08 晶盛机电:12寸SiC衬底中试线通线,从并跑向领跑迈进 (浙商证券 王华君,李思扬)
●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0.7/12.6/15.2亿元,同比变化-57%/+18%/+21%,对应PE为56/47/39倍。维持“买入”评级。碳化硅衬底:12寸SiC衬底中试线通线,从并跑向领跑迈进据公司官方微信公众:9月26日,公司首条12英寸碳化硅衬底加工中试线在晶盛机电子公司浙江晶瑞SuperSiC正式通线。
●2025-09-30 杰克科技:全球缝制设备领军者,AI+人形机器人助力持续外拓 (华安证券 陶俞佳)
●考虑公司作为我国缝制设备领先企业,研发实力强劲,出口+AI+人形机器人助力市场持续外拓,公司有望凭借技术及管理优势持续扩张市场,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025-09-29 迈瑞医疗:上半年承压,2025Q3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华安证券 谭国超,李婵)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端有望分别实现385.88亿元、454.89亿元、537.19亿元(2025-2027年前值预测为409.28亿元、482.12亿元、568.81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5.1%、17.9%和18.1%,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有望实现122.26亿元、145.36亿元、172.75亿元(2025-2027年前值预测为132.03亿元、156.88亿元、186.29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4.8%、18.9%和18.8%。2025-2027年对应的EPS分别约10.08元、11.99元和14.25元,对应的PE估值分别为24倍、20倍和17倍,维持“买入”评级。
●2025-09-29 澳华内镜:上半年业务持续承压,预计下半年修复 (华安证券 谭国超,李婵)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端有望分别实现8.22亿元、10.24亿元、12.77亿元(2025-2027年前值预测为8.44亿元、10.60亿元、13.33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9.7%、24.6%和24.7%,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有望实现0.39亿元、0.93亿元、1.38亿元(2025-2027年前值预测为0.43亿元、0.81亿元、1.2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85.7%、137.5%和48.7%。2025-2027年对应的EPS分别约0.29元、0.69元和1.02元,对应的PE估值分别为165倍、70倍和47倍,维持“买入”评级。
●2025-09-29 海泰新光:业绩稳步增长,海外产能落地顺利 (华安证券 谭国超,李婵)
●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收入分别为5.60亿元、6.75亿元和8.17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26.5%、20.5%和21.1%,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1.88亿元、2.32亿元和2.86亿元,增速分别为38.6%、23.7%和23.1%,对应2025-2027年的PE分别为32x、26x和21x。考虑到公司2025年大客户去库存周期完成,下订单节奏恢复正常,海外产能落地顺利,维持“买入”评级。
●2025-09-29 航天电子:中小型无人机市场空间广阔,商业航天带来新增量 (东方证券 罗楠,冯函)
●内需外贸共振,公司无人机业务迎来快速增长,“鸿栅”无人装备管理系统有望引领无人作战新趋势。(1)全球范围看,军用中小型无人机有望实现快速增长。从俄乌冲突等实战效果看,现代地面作战体系对中小型无人机/巡飞弹的需求持续攀升。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0.17、0.24、0.32元。参考2026年可比公司调整后平均估值55倍,对应目标价13.20元,首次给予“买入”评级。
●2025-09-29 中微公司:六大平台发布,加速迈向平台化 (中邮证券 吴文吉,翟一梦)
●营收利润双增彰显成长动能,研发投入高增驱动技术突破。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121/157/198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1/32/4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