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预测◆

近1个月 近3个月 近6个月 近1年 近2年

预测数据根据各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摘录所得,历史7年财务数据均为上市公司财报披露数据,与本终端立场无关。

◆预测指标◆

指标名称 2022(实际) 2023(实际) 2024(实际)
每股收益(元) 0.49 0.70 0.36
每股净资产(元) 7.23 7.73 7.90
净利润(万元) 73560.12 104803.91 53546.77
净利润增长率(%) 13.68 42.47 -48.91
营业收入(万元) 3759264.95 3882443.05 3414835.96
营收增长率(%) 3.75 3.28 -12.04
销售毛利率(%) 12.63 11.29 10.71
摊薄净资产收益率(%) 6.80 9.07 4.53
市盈率PE 33.86 15.58 31.01
市净值PB 2.30 1.41 1.40

◆预测明细◆

报告日期 机构名称 评级 每股收益

2020预测2021预测2022预测

净利润(万元)

2020预测2021预测2022预测

2020-11-05 中信证券 增持 1.121.311.50 120000.00139500.00159900.00
2020-09-01 华创证券 增持 1.051.221.41 112500.00130700.00150900.00
2020-09-01 中信证券 增持 1.021.171.36 109100.00125200.00145400.00
2020-08-26 东莞证券 增持 1.381.471.67 147400.00157500.00178600.00
2020-04-28 中信证券 增持 1.021.171.36 109300.00124700.00145000.00

◆研报摘要◆

●2020-08-26 中国医药:2020年半年报点评:医院渠道静待恢复,多个新品种获批 (东莞证券 魏红梅)
●公司是医药商业领先企业,新产品持续获批,医院渠道逐步修复,业绩有望维持稳定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1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1.38/1.4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1.42/10.69倍,首次给予公司“谨慎推荐”评级。
●2019-08-31 中国医药:积极应对行业挑战,继续推进工商一体化 (招商证券 李点典)
●公司目前受政策影响,工业业绩出现波动,但公司在产品端和销售端积极进行调整,部分品种收入在边际上已经有所改善,期待后续整体工业业绩企稳回升。公司作为国内工商一体化走在前沿的企业,后续市场空间广阔,给予“审慎推荐-A”评级。
●2019-04-29 中国医药:商业、国贸回暖,工业迎接挑战 (中泰证券 池陈森,江琦)
●我们预计2019-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20.35、330.25和341.03亿元,同比增长3.32%、3.09%和3.27%;归母净利润为12.78、14.14和15.51亿元,同比增长-17.24%、10.66%和9.64%。目前公司股价对应2019-2021年PE为12倍、11倍和10倍。由于公司短期受带量采购等政策影响,盈利能力有所受损,调整转型正在进行中,因此下调评级为增持。
●2018-10-31 中国医药:收入增速有所回升,继续推进商业网络布局 (上海证券 金鑫)
●预计公司18、19年EPS为1.44、1.72元,以10月26日收盘价15.16元计算,动态PE分别为10.50倍和8.82倍。我们认为,公司作为通用技术集团旗下唯一的医药产业平台,推动工商贸三大业务整合,一方面工业板块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强化营销等方式有望保持较快的业绩增速,另一方面商业板块在“两票制”背景下公司通过强化商业网络布局、拓展纯销业务等方式,内生性增长能力较强。未来六个月,维持“谨慎增持”评级。
●2018-10-29 中国医药:医药商业业务结构调整,工业板块拖累业绩 (财富证券 陈博)
●预计公司2018-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14.57/363.01/417.47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5.52/18.43/21.79亿元,EPS分别为1.45/1.72/2.04元,对应目前股价PE分别为9.47/7.97/6.74倍。目前,公司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吸引力提升,结合公司增速以及行业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018年13-14倍PE,合理区间为18.85-20.30元,维持“推荐”评级。

◆同行业研报摘要◆大智慧行业:批发业

●2025-07-15 润贝航科:2025H1业绩高增,国产航材前景广阔 (中邮证券 鲍学博,马强)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38亿元、1.70亿元和2.05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估值分别为28、23、19倍,维持“增持”评级。
●2025-07-15 香农芯创:存储需求扩张,“分销+产品”业务双受益 (华西证券 单慧伟)
●我们预计公司2025-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0.60、326.80、402.18亿元,同比23.9%、8.7%、23.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3、6.86、9.27亿元,同比83.0%、42.0%、35.0%;EPS分别为1.04、1.48、2.0元。2025年7月14日股价为33.61元,对应PE分别为32.26X、22.71X、16.82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2025-07-13 香农芯创:分销+自研齐头并进,充分受益AI浪潮 (开源证券 陈蓉芳,陈瑜熙)
●我们预计公司归母净利润2025-2027年有望达6.81、8.68、10.43亿元,对应PE为22.7/17.8/14.8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025-07-09 神州数码:自有品牌、外销高增,数云融合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海通证券(香港) 杨林,Liang Song)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公司数云融合战略取得显著成效,预计自有品牌业务,以及外销业务将持续取得高增长,我们预测2025-2027年EPS为1.69/1.95/2.28元(原2025-26预测为2.66/2.96元)。采用PE和PB估值方法,基于谨慎性取低值,给予目标价42.15元(-19%,原目标价基于2024年25x PER)。
●2025-07-07 物产环能:热电联产价值外延,新能源持续布局熔盐储能技术 (中邮证券 杨帅波)
●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2.7/458.2/463.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9/8.5/9.1亿元,三年归母净利润CAGR为7.5%,以当前总股本5.58亿股计算的摊薄EPS为1.42/1.52/1.64元。公司2025年7月3日股价对2025-2027年预测EPS的PE倍数分别为9/8/8倍。参考可比公司估值,考虑到热电联产资产有望进一步拓展价值,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025-07-06 苏美达:双链驱动,开启外贸新篇章 (国盛证券 杜玥莹)
●公司为一家“供应链+产业链”双轮驱动的外贸企业,依托深厚的央企资源与成熟的员工激励机制,多年来公司的利润总额实现稳健增长,持续稳定分红。展望后续供应链业务企稳,产业链板块业绩或将持续释放,我们预计公司于2025-2027年将实现营业收入1208/1258/1305亿元,归母净利润12.8/13.7/14.9亿元,对应EPS为0.98/1.05/1.14元/股,对应当前PE为9.8X/9.1X/8.4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025-07-04 物产中大:整合资源反内卷,模式革新拓新篇 (西南证券 胡光怿)
●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0.71、0.86、0.94元,对应的PE为8、6、6倍。考虑到物产中大业务稳定性强,产业布局较为广泛,能够形成协同效应和多元化的收入来源,通过资源整合,有望激活先进制造业板块发展新动能,我们看好公司中长期增长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2025-07-01 小商品城:新市场招商贡献业绩增量,跨境支付业务有望加速发展 (国信证券 张峻豪,柳旭,孙乔容若)
●短期而言,全球数贸中心(市场板块)计划在今年10月正式开业,新的面积增量、租金及中标费用将增厚业绩表现,驱动业绩进入新一轮扩张期。中长期看,公司已成为全球贸易服务商,数字贸易平台及跨境支付等新兴业务有望为公司注入长期增长潜力,同时公司作为进口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单位有望分享进口贸易繁荣的机遇。考虑公司全球数贸中心的市场部分计划在10月份开业,有望为四季度贡献业绩增量,我们上调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至40.32/64.08/78.32亿元(前值分别为36.38/57.15/68.37亿元),对应PE分别为28.1/17.7/14.5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2025-07-01 小商品城:2025中报预增点评:扣非净利润同增13.5%-18.4%,全球数贸中心招商超预期 (东吴证券 吴劲草,阳靖)
●小商品城是非美出口枢纽,具备重要的重要战略地位。我们维持公司2025-27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为42.3/57.1/68.3亿元,同比+38%/35%/19%,对应6月30日收盘价估值为27/20/17倍,维持“买入”评级。
●2025-07-01 小商品城:新市场招租超预期,25H1净利稳步增长 (华西证券 刘文正,刘彦菁)
●公司收租主业基本盘稳定,另外通过新市场落地与涨租,量价齐升带来增量,①量:25年全球数贸中心计划招商投用,新增39万方可出租面积。②价:根据23年年报,24-26年计划每年涨租不低于5%。除传统主业外,AI赋能下,Chinagoods、Yiwupay等新业务想象空间大。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5-27年公司收入203/265/327亿元(原预测为199/264/325亿元),同比+29/+31%/+23%,归母净利润为43/55/67亿元(原预测为41/54/65亿元),同比+41%/+26%/+23%,EPS分别为0.79/1.00/1.22元(原预测为0.74/0.98/1.19元),参考2025年6月30日收盘价20.68元,对应最新PE为17/14/11X,维持“增持”评级。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