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预测◆

近1个月 近3个月 近6个月 近1年 近2年

预测数据根据各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摘录所得,历史7年财务数据均为上市公司财报披露数据,与本终端立场无关。

◆预测指标◆

指标名称 2022(实际) 2023(实际) 2024(实际)
每股收益(元) -0.35 0.04 0
每股净资产(元) 1.27 1.29 1.28
净利润(万元) -22525.11 2653.93 -291.95
净利润增长率(%) 44.36 111.78 -111.00
营业收入(万元) 70514.41 79753.64 76748.91
营收增长率(%) -13.72 13.10 -3.77
销售毛利率(%) 32.50 43.38 38.80
净资产收益率(%) -27.79 3.21 -0.36
市盈率PE -12.80 146.80 -4459.79
市净值PB 3.56 4.72 15.85

◆预测明细◆

报告日期 机构名称 评级 每股收益

2020预测2021预测2022预测

净利润(万元)

2020预测2021预测2022预测

2020-11-29 华西证券 - 0.090.130.17 5500.007700.0010400.00
2020-01-02 天风证券 增持 0.070.09- 3657.004716.00-

◆研报摘要◆

●2020-11-29 荣科科技:积极布局智慧医疗,持续赋能智慧城市 (华西证券 刘泽晶,刘忠腾)
●预计2020-2022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5亿、10.0亿和11.9亿,实现归母净利分别为0.6亿、0.8亿和1.0亿,对应PE分别为82倍、59倍和43倍,考虑到公司智慧医疗业务有望持续加速放量,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2020-01-02 荣科科技:优质医疗IT企业,迈入新一轮发展期 (天风证券 沈海兵)
●医疗信息化行业政策红利不断,行业高景气持续,智慧城市发展迅速,公司携手政府拓展业务,竞争力突出。预计2019-2021年公司实现业务收入8.28亿元、10.72亿元和13.8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773万元、3657万元和4716万元,对应EPS分别为0.05元、0.07元、0.09元。考虑公司处于转型阶段,我们认为,PS估值更能反映各公司市场价值。参考可比公司PS估值,可比公司2020年PS均值为6.894倍,考虑可比公司均为龙头企业,具有一定的估值溢价。同时,公司毛利率、净利率低于可比公司,综合考虑,我们给予公司2020年4.00倍PS,对应2020年目标市值为42.88亿元,对应目标价为7.74元/股,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2018-02-13 荣科科技:完善医疗IT领域布局,公司基本面改善 (东北证券 闻学臣)
●公司发行股份收购资产项目已获证监会通过,正常情况下2018年能完成。预计公司2017/2018/2019年EPS0.07/0.17/0.24元,对应PE99.56/39.09/28.44倍,给予“增持”评级。
●2017-09-19 荣科科技:收购神州视翰延伸智慧医疗产业链 (华泰证券 高宏博,郭雅丽)
●不考虑此次并购,预计2017-2019年净利润为4718万元、6506万元、8930万元,对应EPS分别为0.15元、0.20元、0.28元,对应PE分别为70倍、51倍、37倍。考虑到公司今年有望迎来业绩拐点且此次并购会给公司产品及销售能力带来较大提升。当前申万一级计算机TTM估值为64倍,给予公司一定估值溢价,给予公司2017年目标PE70-85倍,对应目标价10.5-12.75元,当前公司市值仅为33亿,存在交易性机会,给予买入评级。
●2017-03-30 荣科科技:2016年年报点评:行业解决方案订单释放缓慢,智慧医疗业务稳健发展 (西南证券 熊莉)
●2017年上海米健将全年100%并表,公司利润会有较大提升。考虑到东北经济萎靡对行业解决方案业务造成的影响超过预期,适当调低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7-2019年EPS分别为0.18元、0.22元和0.27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39.6%,公司目前处于转型期,我们仍看好公司未来在智慧医疗上的布局,维持“增持”评级。

◆同行业研报摘要◆大智慧行业:软件

●2025-04-30 恒生电子:2025年一季报点评:投资收益拉升利润,整体成本下行 (东吴证券 孙婷,武欣姝)
●资本市场整体回暖,但金融机构的科技投入仍未出现明显正增长拐点,我们维持此前业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4/17亿元,对应PE为46/40/33倍。资本市场持续向好,金融机构基本面企稳,我们仍看好公司金融IT的业务模式,维持“买入”评级。
●2025-04-30 电科网安: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点评:符合市场预期,“价值创造”重塑增长逻辑 (东吴证券 王紫敬)
●考虑行业短期需求的影响,我们将公司2025-2026年EPS预测由0.53/0.65元下调至0.24/0.31元,预测2027年EPS为0.43元。考虑后续随着需求回暖订单有望逐渐恢复,依旧看好公司作为行业领头公司的优势地位,维持“买入”评级。
●2025-04-30 卓易信息:扣非利润高增长,AI+IDE前景光明 (开源证券 陈宝健,李海强)
●我们维持原有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0.88、1.14、1.44亿元,EPS为0.73、0.94、1.19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63.3、49.0、38.8倍,在固件业务和IDE业务共同驱动下,公司成长前景值得期待,维持“买入”评级。
●2025-04-30 芯原股份:年报点评:前瞻性布局AIGC,公司在手订单保持高位 (平安证券 徐碧云,徐勇)
●公司拥有自主可控的GPU IP、NPU IP、VPU IP、DSP IP、ISP IP和Display Processing IP这六类处理器IP,以及1600多个数模混合IP和射频IP。应用领域广泛包括消费电子、汽车电子、计算机及周边、工业、数据处理、物联网等,主要客户包括芯片设计公司、IDM、系统厂商、大型互联网公司、云服务提供商等。由于公司尚未稳定盈利,我们选用PS估值法,基于公司公告,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的营收分别为29.55亿元(前值为29.80亿元)、36.17亿元(前值为36.68亿元)和44.04亿元(新增),对应4月29日收盘价的PS分别为15.7X、12.8X和10.5X。鉴于公司在国内IP领域的领先地位,以及在AI相关IP布局的稀缺性,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中长期发展,维持“推荐”评级。
●2025-04-30 广立微:良率服务助力制程演进,EDA产品矩阵逐步丰富 (中邮证券 吴文吉)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7.05/9.03/12.01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1/1.8/2.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86倍、54倍、36倍,维持“买入”评级。
●2025-04-30 福昕软件:年报点评:订阅指标强劲助力主业增长,一横多纵布局开拓国内市场 (平安证券 闫磊,黄韦涵)
●根据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1亿元(前值为0.36亿元)、1.20亿元(前值为1.08亿元)、1.62亿元(新增),对应EPS分别为1.00元、1.31元、1.77元,对应4月29日收盘价的PS分别为6.9倍、5.7倍、4.7倍。公司深耕PDF电子文档解决方案,不仅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PDF核心技术,产品竞争力同样位于全球市场前列。近年来公司订阅+渠道双转型战略推进迅速,有望带动公司业务规模的快速扩张,同时,公司在国内构建一横多纵战略布局,正在持续开拓在OFD信创、互联网政务、智能文档解决方案等领域的机会,未来将为公司打开成长空间。我们看好公司的成长性,维持“推荐”评级。
●2025-04-30 天德钰:深耕细琢,研创笃行 (中邮证券 万玮,吴文吉)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30.0/40.1/52.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5.3/7.2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2025-04-30 润泽科技:AIDC交付在即,加速横向并购优化资源布局 (开源证券 蒋颖)
●AIGC发展持续带来高功率机柜和大规模集群需求,公司多个算力中心有望陆续交付上架,考虑到机房爬坡初期折旧成本增长致使利润承压,我们下调2025和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6.20/32.72/37.64亿元(原30.72/39.3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30.4/24.4/21.2倍,公司是行业内液冷AIDC领军者,资源卡位核心地段,维持“买入”评级。
●2025-04-30 润泽科技: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不畏浮云遮望眼,看好AIDC全年景气度 (民生证券 吕伟,马天诣,谢致远)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5.3亿元、81.2亿元、99.3亿元,实现归母利润23.8亿元、30.7亿元、38.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38元、1.79元和2.24元,对应04月29日收盘价P/E分别为33倍、26倍、21倍。在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产业趋势下,数据中心有望持续高增长。考虑到公司综合竞争优势突出,资源储备充分,有望加速发展。看好公司业务前景,维持“推荐”评级。
●2025-04-30 奥飞数据:2024及2025Q1业绩点评:乘AI东风破浪,定增锚定未来增长 (东北证券 吴源恒)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至29.31、37.82、46.6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7、3.24、5.28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X